《Another Country》的一点历史背景

1957年9月3日,一个由当时英国政府授命成立的委员会,历经3年的工作,发表了《同性恋犯罪和卖淫问题调查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Departmental Committee on Homosexual Offences and Prostitution)》。出于传统,提及这份报告时常被冠上委员会会长的名字,史称《沃尔芬登报告(Wolfenden report)》。

《沃尔芬登报告》认为,道德应被分为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两类。法律,尤其是刑法,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保护公民,使他们不受侵犯和伤害,即维护基本的公共道德。而在私人道德领域,无论道德与否,法律都不应该多加干涉。《沃尔芬登报告》可以说是为同志运动,甚至更宽泛的人权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历史意义丝毫不逊于日后所发生的“石墙之乱”。

这么大牌的事件,追本溯源起来,最后可以找到本片主角的原型,Guy Burgess的身上。

二战时期,当时的苏联成功策反了五位英国籍的间谍。由于这五人都曾在剑桥大学就读,故称“剑桥五杰”,其中就包括Guy Burgess。由于这五个人都出生于英国,且都有非常良好的家庭背景,甚至可以进入英国政府核心部门工作,其价值和意义可想而知。也因此,当Guy Burgess和Donald Maclean于1951年身份暴露叛逃莫斯科时,震惊了英国朝野。而这一事件,可视作接下来所发生的,针对同性恋的“大清洗”行动的直接诱因。

Guy Burgess是公开的同性恋者,他的叛逃使当时的英国警察几乎将“同性恋”和“叛国”视为等同。随着“大清洗”的愈演愈烈,很多有身份有名望的人也被牵涉其中。例如被称为“英国剧坛三雄”之一的John Gielgud,就曾因“强制猥亵”的罪名而被捕。

1954年3月15日,Edward Montagu和Peter Wildeblood被起诉,罪名是猥亵了两名皇家空军。这次庭审持续了8天,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可谓“大清洗”的高潮。庭审期间,Peter Wildeblood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事后涉案被告均被判有罪,并入狱服刑。2007年英国Channel 4为纪念《沃尔芬登报告》发表50周年所拍摄的《A Very British Sex Scandal》,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持续的“大清洗”引起了英国社会的道德恐慌,英国政府为了避免社会动荡,于1954年8月24日授命John Frederick Wolfenden组织一个委员会,对同性恋及卖淫等问题进行调查,这就是《沃尔芬登报告》的由来。

十年之后,一直到1967年7月27日《性犯罪法(Sexual Offences Act 1967)》获得通过,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同性恋非刑事化才得以实现。而同性“伴侣关系”合法化,更是要等到2004年才借由《公民关系法(Civil Partnership Act 2004)》获得承认。如果从《沃尔芬登报告》算起,这一历程整整经过了半个世纪之久。

《快乐工厂》:两个结论

我怀疑,我变成了一个怀疑论者:是不是脱了就会红?不过我立刻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一个陈述句。

这部片子有三个故事。

一个漂亮的妓女被一个开敞篷跑车的有钱老头嫖了。导演花了足够的篇幅描绘老头充满皱纹的皮肤,足够到让人想起“衰老”和“青春”这两个词。工作完成后老头开车送漂亮妓女,漂亮妓女哭了,充分显示了她的不专业和不情愿。或许是因为不忿,又或者是想发泄一下、享受一下、炫耀一下,总之漂亮妓女接下来当着一众同行姐妹的面,嫖了一个主职卖唱,兼职卖身的年轻纹身小帅哥。我想,假如那个晚上她的恩客并非老头而是罗子涵,嫖小帅的50块新加坡元(合人民币约280块)应该就能省下了吧。

对嫖妓熟门熟路的阿兵哥罗勇豪带领战友罗子涵去结束他的处男生涯。声名在外的片段我没有错过,只是那一根的漂亮和生动之处,我没发现。不过这一个故事里的三人都很纯洁,非常纯洁。罗子涵居然问妓女雪儿:“为什么做这份工作”,得到:“我父亲死了,我要赚钱养家”的答案时又大哭特哭。雪儿为了安慰罗子涵撒谎:“骗你的,我当然是为了买衣服和包包”,转过头又为了挽留对方说:“中国的女孩子没有人会赚这种钱去买包包和衣服”。至于罗勇豪,帮战友选店家、讲价钱,为了让战友安心还枯坐在外等他办完事,理由?他是同性恋,他哈罗子涵很久了。这不叫找虐,还能叫什么?

杨贵媚是很有戏,可是她的那一段,很难懂。从母亲打晕嫖客并打算带着女儿离开现场看,那个房间并非她们的家。那女儿本来是在外面闲逛,怎么知道母亲接客的地方,又怎么会买烟送去,莫非母亲本就打算让女儿接班?若非看过情节介绍,我绝对想不到ananda everingham饰演的会是一个“艺术家”,只会以为他是一个变态跟踪狂。影片结尾最后一个镜头拍的是ananda的钱包,同样让人困惑。母亲把自己钱包里那张女儿的照片给他了?把女儿交给他,卖给他?反正,不太懂。

结论有两个:钱很重要;趁着青春多ONS,免得老了只能嫖。

《爱在暹罗》:标准低一点,就会很完美

这并不是一部“同志电影”,至少会让人怀疑动机不纯。若是抱着恶意去揣测,Tong洗澡的部分、花园吻戏,甚或整个“正太美少年相恋”的设定,都是出于吸引注意力的考量也不一定。

Mew被父亲遗弃、Tang失踪、Tong搬家、阿嬷去世、Tong母得知Tong父的病情、Tong被朋友怀疑性取向,以及Ying和Mew最后的泪水等等,全都被处理得淡淡的,淡到让我觉得Tong父母偶尔的表现会太抢戏。结局更是神妙,Tong母都发下了“你选一个喜欢的就好”这道免死金牌,那“我不能当你男朋友”究竟是为什么?相较而言,没交待June电话那头的Da是谁,她为什么想去美国,最后她又为什么离开曼谷,都不算什么了。

或许,长大不仅意味着失去、接受,还有复杂,变得更复杂,像我现在这样。片子么,其实还不错,至少挺“好看”的。